(转载自 广东科技报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系列报道)
从实验室走进编辑室,
从观察显微镜变为敲击键盘,工作重心的转移,
并未影响他在不同领域的才华横溢。
当土遇上水,这是跨学科的巧妙融合
翻开他的履历,“水生生物学”五个字映入记者的眼帘。作为长期研究微藻生理生态学的科研人员,蔡卓平可以算是“半路出家”。在农学专业就读本科时,他了解到广东地区的典型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如此的土壤条件限制了大豆作物的种植生产;而大豆的根系作为吸收养分和水分的主要器官,也是与土壤微生物互作的界面。因此,如何通过改良植株的根系构型,实现大豆的增产保质就成了蔡卓平攻读植物学专业硕士时的主要研究方向。
从农业作物到海洋生物、从高等植物到低等植物的选择,是他与水生生物学的缘分,也是他人生转折点之一。在攻读博士学位前,他对水生生物学了解甚少,但他在农业和植物营养学方面的综合积累,恰恰为他打开了通往“海洋”的道路。“如何将陆地农作物的知识运用到海洋生物研究中”成了蔡卓平攻读博士期间时常思考的课题。在多年的“土与水”巧妙融合中,他的勇于尝试和敢于突破使他与水生生物“结下良缘”。
蔡卓平将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的资助下,他从微藻生物学特性出发,较系统地探索了华南沿海典型赤潮藻类形成种群优势的生理学机理及其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生态学策略。与此同时,他关注微藻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光生物反应器的研制及经济微藻的规模化培养等基础研究工作,使得获取海洋生物资源的方法更为简便、经济和高效,并为微藻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材料支撑。
基于此,他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取得“一种藻类生物吸附去除水体重金属的净化装置”、“一种黑暗胁迫调节的微藻细胞高密度培养装置”、“一种水生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原位观测分析装置”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当显微镜遇上键盘,这是跨行业的神奇碰撞
打开采编管理系统页面,联系各路专家、读者,完成稿件的编辑、审校……这是蔡卓平在编辑室的工作日常。他的双手从旋转显微镜螺旋改为了敲击文章字符,这样的转变并不意外。自研究生时期起,他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做英文报告并获奖,撰写发表数篇英文研究论文;凭借自身较高的英文水平,协助完成学术期刊《生态科学》的英文编校工作,这段助管经历使他在博士毕业后迅速上手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专业期刊编辑工作,并顺利通过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于是,他得心应手地开启了期刊编辑生涯。
之后,他还连续两次获得了科学出版社期刊编辑知识竞赛一等奖,并多次入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主编”和“广东省科技期刊优秀主编”。
在他眼中,编辑工作不应是“为他人作嫁衣”,而应是“亲自设计好衣”。一个好的编辑,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经历做支撑。那又岂能轻易“辞科研”?因此,他在两年后的一天再次走进实验室,穿上实验服,旋起显微镜……在此期间,针对微生物领域,他完成了环境激素类污染物的生态化学行为与毒理效应、镉诱导微藻的适应性反应及其机理、微藻种质资源采集及低温保存、能源微藻的收集与保存等系列科研工作。
面对编辑部来稿量不足、审理周期过长、刊文量偏少等问题时,担任《生态科学》常务副主编兼责任编辑的蔡卓平提高编辑职业素养,提升学术期刊科学传播能力,加强出版法律、法规和政策业务方面的学习。面对困境,蔡卓平当即启用稿件采编系统,加强期刊宣传,完善专家库,缩短了刊文周期。在蔡卓平及其他编辑部成员的不懈努力下,近年《生态科学》的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各项评价指标均实现创刊以来的突破,形成了鲜明的办刊特色,在科技成果的载录和传播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担任省级生态学会秘书长的蔡卓平深知“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事业的加快发展,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深度参与。近年来,他结合自身生态专业知识和科研工作背景,努力推动生态科普与科技志愿服务的融合,工作范围覆盖全省多个农村、社区、学校、企业。针对公众科学素养、青少年创造能力、科普宣传现实困境和解决对策,他承担了十多项省市级科普项目,完成了相关科普理论研究、科普短文撰写,并开展了环境污染、重大灾害、气候变化、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的生态科普宣传系列活动。
在开展科普宣传实践的过程中,他寻找到了新的科研发展方向。由于常用的海报展架相对固定,无法适应不同尺寸的海报,不便于现场更换和展示。时常制作科普宣传海报的蔡卓平注意到了这一点,随即申请了“一种可调节尺寸的科普展架”实用新型专利,并已获授权。该科普展架能实现通过连接件与横向导轨之间的滑动,使两竖向导轨之间的水平距离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并将展板卡固在两竖直导轨之间。此外,通过竖向导轨与连接件之间的滑动,可调节竖向导轨的高度,从而便于放置、取出、更换展板。这项实用新型专利可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展板。近期,他还申请了一种多角度、可伸缩的期刊宣传展示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在谈及其科普宣传经历时,蔡卓平表示,科技工作者需肩负科学研究、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职责,开展科普工作不单能实现科研成果的现实转化,也是教育提升科学素养,服务社会大众的有效途径。个人力量是有限的,他希望能号召一批有志同仁,引导更多的公众参与、开展科普活动,形成一种“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科学普及理念。